专用金属硅:13.2-13.5元/KG
一氯甲烷:2.1-2.3元/KG
DMC:13.3-13.9元/KG
裂解DMC:12.3-12.8元/KG
国产D4:14.2-14.8元/KG
陶氏D4:15.5-17元/KG
品牌107胶:13.7-14.5元/KG
裂解料107胶:13.2-14元/KG
废硅胶:4.2-4.5元/KG
现货生胶:14.3-14.8元/KG
高分子生胶:15.5-16.5元/KG
进口生胶:16-16.5元/KG
国产气相法白炭黑(中低端):18-20元/KG
国产气相法白炭黑(高端):22-24元/KG
进口气相法白炭黑:25-30元/KG
沉淀法白炭黑:6.3-6.5元/KG
低端沉淀胶:13-13.8元/KG
高端沉淀胶:14.5-15.5元/KG
普通气相胶:17-18元/KG
主流气相胶:19-20元/KG
普通硅油(国产):14-14.7元/KG
大品牌硅油(国产):15.5-16元/KG
裂解料硅油:13.2-13.9元/KG
乙烯基硅油:主流报15-17元/KG,部分品牌报19-21元/KG
羟基硅油:20-21元/KG
陶氏硅油:18.5-19.5元/KG
信越硅油:20-21元/KG
瓦克硅油:21-22元/KG
气相法白炭黑:20元/KG(实单详谈)
▲数据来源:7月16日相关企业持货商价,此为大货价仅供参考,价格变化与市场行情、采购量、采购距离等因素挂钩,请以实际商谈为准
全球有机硅网7月16日讯:消息人士透露,3+1销售策略卷土重来!他指出:3+1策略(A+客户定3车生胶+1车混炼胶)实际上已将生胶价格打到13600元/吨。其它生胶主力报14200-14300元/吨,优势不再,订单不给力。因此3+1策略之后,硅胶市场又一次开始重新大洗牌预期,而头部大厂的3+1策略突发之后,更多混炼胶大户选择观望,有声音说从去年3+1策略效果来看,这次硅胶价格回调基本板上钉钉了,但也有声音说单体大厂启动高温停线检修一个月,这期间还有很多未知数,但不管怎样,生胶混炼胶“抢单潮”的预期又大幅提升,硅胶产业链市场预期又要重新洗牌了。
硅胶(含生胶、混炼胶、硅制品)产业下半年拐点机遇明显。上半年,硅胶产业继续延续近十年来最严厉的过剩风暴,从原料端到制品端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,硅胶产业加速进入大破大立的新周期,产业优胜劣汰下的整合、集中度提升、创新破卷等一系列趋势也开始加速确立,同时也拉开了硅胶产业成长的新篇章。
当前,硅胶价格持续下跌降低了需求端厂商补库意愿,已有厂商决定减少部分产品订单。近日,混炼胶生产商发布公告称,鉴于各类硅胶价格大幅下降,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150.00万元至1700.00万元,上年同期为-1149.42万元;扣非净利润亏损450.00万元至800.00万元,上年同期为-1088.25万元,正在对业务活动进行审查,决定现有库存加工作业将继续进行,但暂停同质化过度竞争无利可图的产品业务。据产业机构数据显示:头部大厂是当前国内生胶资源供应的第一大来源,其产能、价格变化都对国内硅胶行情产生重大影响。在2018—2020年硅胶价下滑周期中,生胶大厂同样采取持续减产的方式让供应端快速出清,生胶价随后触底反弹,在2021年更是创出6万+元/吨的惊人价格。“2024年将是上游进入主动去库存的一年,而其中一个动作就是减少供给。如果上游出现了大规模的、普遍性的减产、停产,供给过剩的现状当然会得到扭转,进而促成生胶价格的触底反弹。不过,如果要在2024年达成平衡,需求减少的供给量较大,难度也较大,需要足够低的价格刺激。”业内大咖李总直言。下游大户刘总指出,主力大厂减产短期内确实会收紧一些生胶资源供应,但是仅仅是企业减产影响恐怕有限。“当价格恢复到一定区域内时,这些关闭的生胶产能又会重新释放造成供给压力。对于未来硅胶市场走势,刘总认为:“考虑国内单体企业的生胶生产成本后,2024年下半年,生胶的价格预计会在1.3万+元/吨-1.6万+元/吨间进行宽幅震荡.。硅胶价格也会随着主力大厂价格进行波动,基本不会出现高硅胶价、低主力大厂价的局面了。”他认为,目前9大生胶厂价格已经基本解除倒挂,2024年价格大概率会基本同步,不太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分化。“就价格趋势来说,在供给过剩问题没有解决以前,2024年生胶价大概率还是低位振荡的,走势呈W型,当下或者三季度会有年内低点,四季度价格亦会从年内最低水平小幅回暖,总体处在低位,以完成产能出清。”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的最新数据显示,受中国市场增长的推动,今年6月全球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3%,而欧洲市场的销量则有所下降。中国市场占到上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的60%以上。6月份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0万辆,其中86万辆在中国,同比增长25%。在欧洲,6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7%,至30万辆。在美国和加拿大,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6%,达到14万辆。据工信部官网披露的第385批《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》新产品公示,出现四款“小米牌”纯电动轿车。其企业名称为“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”,生产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,即小米汽车北京工厂。这也意味着,小米汽车取得独立造车资质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(BASF)宣布,将关闭位于德国的两家工厂,并裁员300人。巴斯夫将关闭的工厂是两家主要生产草铵膦除草剂的工厂,分别位于克纳普萨克和法兰克福。并对进一步关厂和裁员的原因进行了说明,包括面临来自行业对手、替代技术的激烈竞争,以及能源价格、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