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1-10-11来源:全球有机硅网
王有治:硅宝科技圆了上市梦
《全球有机硅网讯》成都新增上市公司数居全国城市第七,中西部第一;24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,合计381亿元,占全省再融资总和的62%……成都为何能够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绩?这些上市公司在创业之初有着怎样的故事?成都晚报记者将深入多家本土上市公司,探访他们的财富故事,追寻他们的成功足迹。本次报道中,成都晚报将着重以人物为核心元素,通过他们的回忆、他们的奋斗、他们的努力,揭开这些成都弄潮儿财富积累和资本骤增中的秘密。
50万元创业
上市后身家“打滚”
1998年
王有治50万元创立硅宝科技
2005年
王跃林携资注入公司
2008年
注册资本扩充到3800万元
2009年
硅宝科技总资产达1.47亿
同年10月
公司上市募集资金2.99亿
以发行价计算
“二王”收益达4.52亿
曾经,他是他“睡在上铺的兄弟”。2005年,他加入他在成都石羊场创立的硅宝科技。2009年6月,这家公司总资产为1.47亿。2009年10月11日,硅宝科技上市后募得资金2.99亿,总资产瞬间翻番。从招股说明书来看,硅宝科技自然人股东王跃林、王有治持有硅宝科技1026万股、940.5万股。以23元/股的发行价计算,两人的收益共为4.52亿元。王跃林,硅宝科技董事长;王有治,硅宝科技总经理。他们,曾经是睡上下铺的兄弟;他们的资本故事,充满了成都味道。
上市时
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一语点醒梦中人:硅宝科技有专利技术,上创业板比上中小板更有优势。
一个电话紧急转板 硅宝科技成功上市
“要不是当时的一个电话,高新区力推我们瞄准创业板,硅宝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上到市。”回忆起上市前的种种波折,王有治直叹幸运。他说,“2007年4月,硅宝就萌生了上市的念头,但一心瞄准中小板。”据他介绍,虽然现在看来,硅宝科技和那些一同竞争想上中小板的上百家企业相比,在体量上并不具有优势。“但当时,我们却毫不察觉。”
临时换“跑道” 选择创业板
王有治记得非常清楚,2008年2月14日,那天是春节刚过第一天上班。一早,硅宝科技就接到当时高新区管委会分管科技的副主任付学昆的电话,说有重要的事情面谈。这次会面中,付学昆和另一位副主任唐华明确向硅宝科技指出:“你们有专利技术,属于高科技企业。资产规模不大,但是盈利高。硅宝科技上创业板比上中小板更有优势。” 直到现在,王有治回忆起那次见面依然很兴奋。他说:“简直是茅塞顿开,一语点醒梦中人。我们马上就转变思路,冲击创业板。”非常幸运的,硅宝科技成功了。
伯乐取经后 为科技型企业指路
昨日记者通过多方联系,采访到付学昆。2007年底受派到深交所开会研究创业板的付学昆,回成都后就将高新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筛选出来,一家家面谈,其中就中硅宝科技。他指导企业老总们认清自身情况,对有上市需求的企业进行分类指导。通过大量的企业调查,付学昆认为当时排队上中小板的企业以规模制造业为主。而硅宝这种科技型企业,在这个队伍中不见得具有优势。与之相反,硅宝更适合面向自主创新、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板。付学昆说:“在有针对性地分析后,我们还联系券商对企业进行深入沟通,指导其改制。”
解析企业上市 主要靠“内功”
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分管经济和金融的副主任唐华告诉记者:“当时创业板刚刚推出,而硅宝科技正好符合创业板对企业高成长、高创新这一特点的要求。所以我们积极推荐硅宝冲刺创业板。”对于创业板是否在刚推出时比较容易进入,硅宝科技才冲刺成功的问题,唐华明确表示:“这是一种误解。”他说,“和其他板块一样,创业板对企业的要求也很高。只是说,这个科技型企业和创业板的特点更相符合,所以成功在这个板块上市。”
融资时
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带着担保、银行机构主动提供了融资帮扶,由成都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提供了500万元的担保贷款修建新厂房。
对话王有治:上市就像赶一场高考
1988年,王有治毕业于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,取得硕士学位,被分配到成都有机硅研究中心有“我国有机硅化工行业的黄埔军校”之称的“晨光院”。就是在这里,王有治遇到了川大毕业的博士王跃林并同住过一个寝室。
7年后,王有治离开晨光院下海,“转战”广东、浙江等地之后,于1998年回蓉创办了硅宝科技。在此期间,在广东打拼的王跃林获得了公司改制后的一笔股权,挖到了第一桶金。2005年硅宝科技第6次扩股融资时,王跃林被引入公司,开始了“兄弟”携手创业的财富征程。
王有治坦言,公司元老几乎都是技术员出身,对募资贷款、吸引风投等没有经验,硅宝一直都是使用自有资金。到了2006年,硅宝科技租用厂房达到20亩,年产量近3000吨。此时产品畅销,订单不断,公司正处于上升期急需扩建厂房。
“新厂需要投资1个亿左右,而当时我们手上的可用资金只有几千万。”第一次面临资金难题,王有治告诉记者:“当时也想过找银行贷款,但商业贷款需要抵押物。我们的原厂房和土地都是租用的,不能抵押,也贷不到款。”正是火烧眉毛的时候,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带着担保、银行机构主动提供了融资帮扶。最后,由成都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提供了500万元的担保贷款。王有治坦陈,“如果不是政府雪中送炭,当时还真过不了这个关。” 这次贷款之后,硅宝科技才慢慢增添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。“选择与资本市场的结合,才可能会有跳跃式发展。” 长期在沿海打拼的董事长王跃林也深谙此道。2008年,在发展10年之际,硅宝的注册资本已从当年的50万元扩充到3800万元,并完成了股改。
说起上市路上的种种“磨难”,王有治说,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补交国土证文件。”他还记得,那天深夜,董秘郭斌忽然接到证监会的电话,要求硅宝科技在第二天中午12点前补送一个有鲜章的国土证文件到北京!“幸好市金融办协助特事特办,文件准备好后,由董秘郭斌亲自背上直奔机场,终于赶到12点前送到北京!简直比高考还让人紧张!”
成都晚报记者 王黎娟 摄影 谢辉
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资讯
客服咨询热线:0755-89636258 89960821 | 传真:0755-89634103 | 邮箱:409504723@qq.com
法律顾问:广东粤和律师事务所(闫律师) 官方QQ交流群:652861255
版权所有远宏公司 有机硅交易网 粤ICP备11091670号-4